其實你可以讀得更聰明!--像我這樣一個經辦51

一開始嚐到閱讀的樂趣的時候,就會想要盡量地讀。比如說國中時讀劉墉的《自己》系列,覺得自己讀完之後好像變成了懂很多的大人,又或者讀金庸小說的精彩讓人無法自拔;總之就是想要一本接一本。這樣的階段大家或多或少都經歷過一點點。

但是,我們還需要另外一個階段:「嘗試」~~勉強自己讀一點「其實看不懂的書」。比如說我剛上大學的時候才開始翻閱遠見、天下之類的財經企管雜誌。一開始的感想是「每個字都認識,怎麼讀起來有看沒有懂」,於是在書局裡面站著翻閱雜誌,耐著性子一次讀一篇,翻著翻著也就翻出興趣來了。(當然,要到很後來的後來的後來,才知道這些雜誌其實.......。)後來更進一步的,比如說,社會組的我強迫自己去讀《混屯》、《複雜》、《別鬧了費曼先生》那樣子的科普書,或是《心靈地圖》之類的心理叢書,甚至是《廣告遊戲》這種講廣告創意文案之類的書。總之就是把書店裡那些過去自己從沒翻過的書拿起來翻翻看;讀了有興趣最好;沒興趣的,至少也要給自己一個機會,讀個一兩本。

如果說「什麼都愛吃的人就是胃口好的人」,那麼閱讀胃口會因為這樣子「勉強自己」的閱讀經驗而胃口大開,覺得什麼都有趣、什麼都想讀;讀不懂也沒關係,反正聞香一下也不錯。

所謂的「成長曲線的初升段」。一個沒讀什麼書的人忽然讀了幾本書,就覺得好像獲得了很多、好像變得更厲害一點,於是我迷上了這種「獲得」的快感。總之,我變成了一個假文青,去了書店什麼都想買;退伍工作之後,買書更是沒有金錢上的侷限,於是閱讀消化的速度永遠根本上買的速度。

十多年來我一直買、一直讀,確實收穫了不少。但是直到最近,我才發現這是「錯誤」的。閱讀應該是有階段性/策略性/方向性。

階段性

在很年輕的時候,比如說國中高中的時候,那時候最需要培養的是同理心。如果在那個階段讀的是法家、厚黑學之類的書,很容易就失去了對弱勢的同理能力、並且著迷於揣摩如何控制人心的技巧。這樣的人,日後學問越高、權勢越大,對於整個社會來說,越是災難。

相對的,如果等到心性成熟之後,經歷過一番人事之後才開始去讀這種書,就比較能夠從「了解這些是為了保護自己」的角度,去閱讀、學習那些厚黑學、帝王術。這樣,人生觀才比較不會走上偏門。

策略性

總之,首要之務是在閱讀中生出同理心。然後才是學會活在這個世界所必需的核心技巧(比如說如何思考、如何溝通、如何做筆記)。學會了這些,就是「學會了如何學習」。為一切的學習備妥了良好的工具。接下來的日子裡,同樣讀一本書的收穫究竟是「很多」、「普通」甚至「很少」?很可能會因為「是否具備這些工具」而產生很大的差異。

方向性

然後才是透過閱讀卻拓展視野的深度與高度。

當然,所謂「深度」其實也只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比如說,關於「什麼是區塊鏈」這樣一個主題,方式一,是每一年半載興致來時機緣湊巧就讀個一本兩本;方式二,是一口氣蒐集書局裡買得到的三五本專書並且大量閱讀網路相關文章~~這兩種方式,哪一種才能夠讓自己對於區塊鏈能夠有個大致的理解?答案很明顯是第二種。因為我們的記憶都是短暫的。短時間內閱讀相關主題的書籍,不但可以強化印象,更可以把幾本書的內容交叉比對;共通之處往往是核心重點,相異之處可以截長補短之類的。

相對的,如果採取的是第一種模式~~隨興之所至,今天這種書看一點、明天那種讀一本,每一本書之間的主題沒有連結的、是發散的,那就失去了閱讀時的有效累積、交互比對的可能。閱讀的成效必然大打折扣的。

總之,在這樣的過程中,一開始要「多讀」~~拓展胃口、拓展視野;接著要「少讀」~~聚焦於自己當下所需要的課題之上。等到自己對於這個課題達到了自己預定的目標深度之後,才是開啟另一個「多元多讀」與「聚焦少讀」的循環。這樣子閱讀,才能夠兼具深度與廣度。

總之,除非是天資聰穎、一目十行、而且過目不忘的那種天縱英才。否則,那種假文青式的「什麼都想看」、「興之所至隨便亂看」的閱讀法,實在是一種很無效率、事倍功半的閱讀方法。尤其像我這種上班族,下班之後時間本就不多,有了家庭之後閱讀的時間更少,如果還維持著過去的假文青式閱讀,只會讓自己陷入「書海無涯」的焦慮;而且在時間這麼少的前提之下還不有策略性、方向性的閱讀,想要「從閱讀中成長」的可能性就更低了!

點我看《像我這樣一個經辦》全集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憂鬱的演化》讀書心得(下)

「讓人說個沒完沒了」的秘訣--像我這樣一個經辦067

《憂鬱的演化》讀書心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