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態出版

1. 所謂新型態:
    1. 內容新型態
        1. 淺顯易讀
            1. 主題明確:沒有高大上的哲學思考,都是任務導向的主題。看書名就知道「讀這本書有什麼好處」。
            2. 內容具體:不說太多抽象的理念,只說具體的「原則」、「方法」、「效用」。
            3. 淺顯易懂:大量搭配說明的圖、文、範例等。
            4. 篇幅不多:網路世代,讀不了太多文字,那就乾脆精簡文字。
        2. 工具書型態:
            1. 因為不傷眼而願意讀:因為是工具書,所以可以快速跳著閱讀,即便在平板上閱讀也不會傷眼。
            2. 因為收藏而買:因為是工具書,值得收藏。日後想看的時候可以拿出來翻閱。
    2. 價格新型態
        1. 便宜:
            1. 低印刷成本:以電子書為主,實體印刷為輔。
            2. 價格便宜:可以吸納「衝動型購書」族群。
    3. 行銷新型態:
        1. 連結線上/線下活動:
            1. 買了實體書或電子書,就獲得了免費與作者在現場心得交流的機會。
            2. 買了實體書或電子書,就可以投稿「閱讀心得」;首獎可以獲得Line點數1000點之類的。
2. 對出版社的好處:提高安打率
    1. 容易吸引讀者
        1. 閱讀主題與閱讀效用明確(讀了可以用在OO地方),容易吸引讀者。
        2. 閱讀門檻低(不抽象、不困難),容易吸引讀者。
        3. 結合線上/線下活動;活動可以反過頭來促銷書本/行銷出版社品牌。
    2. 挖掘更多有增值空間的作者
        1. 潛在作者更容易向出版社提出寫作企劃。
        2. 潛在作者更容易向拿出一份份大致完成的初稿。
    3. 流行與趨勢:
        1. 跟上流行:
            1. 能夠更快速地跟上當下流行的熱門出版主題。
        2. 創造流行:
            1. 根據社群媒體上的熱門文章嗅出可能的出版風向,再從手上擁有的眾多不同類型的寫作企劃或初稿挑出容易安打的作品。
        3. 適應電子趨勢:
            1. 電子書是無可迴避的趨勢,藉著這種相對低成本、安打率又高的打擊來暖身。
3. 佐證資料:
    1. 趨勢證明:
        1. 近年流行的「雜誌書」,可說是反映出這種趨勢。這些雜誌書如果通通轉化成電子書,可以大幅降低通路費用與印刷成本,而且同時提高購買意願。
    2. 情境舉例:
        1. 身為一個上班族,確實需要一兩本「如何有效製作圖表」的書。太厚懶得讀,薄薄的一本講重點比較剛好。書店一本要一百多,隨手就買了。但是買了之後還要堆在辦公桌書架上,麻煩。如果可以便宜50元,而且又可以數位版本收藏,那就更想要買了。
        2. 書店裡、超商裡擺的書只是試讀用。想要買的人只要用手機掃描QR Code就可以把書放入手機裡。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憂鬱的演化》讀書心得(下)

「讓人說個沒完沒了」的秘訣--像我這樣一個經辦067

《憂鬱的演化》讀書心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