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有所了解到產生情緒



說到「大數據」,你的心中出現哪些「關鍵字」,還有哪些「情緒」呢?

最容易浮現的關鍵字,大概是「網路購物很便利」、「資訊科技很先進」、「商業經營很精確」、「臉書谷歌很賺錢」、「資訊安全很重要」之類的;有些比較關心公共議題的人,可能還會進一步想到「隱私保障」這幾組關鍵字,更「政治控」一點的,大概還會想到「立法保障隱私很迫切」。

至於「浮現的情緒」?哪裡有什麼情緒呢?這都是ㄧ些依照理性思考的議題,似乎沒有什麼「情緒浮現」的空間。

這就是問題所在。如果你對於這樣的議題有更進一步的理解,你應該湧現的情緒是「憂心」、「焦慮」。

如果你了解歷史,你就會知道:所有科技的進步,都變成了壓迫者的工具。

如果你了解鬥爭,你就會知道:所謂的權利的爭取,並不是一群草民們揭竿起義、一群勇者們向壓迫者抗爭就能獲得的。所謂的「權利保障的範圍」之所以有了擴大的可能,是因為強者結合次強者向最強者抗爭,然後再經過很多悲慘的流血與卑鄙的交換之後,大家依照著強弱的順位終於獲得了丁點的保障。一種強者、次強者吃肉、弱者喝湯、更弱者啃骨、最弱者繼續吃菜渣死挨的概念。

如果你了解史諾登事件,你就會對於國家、政府對於人民隱私的侵害到了一個讓人不寒而慄的地步。

如果你讀了這本隱形帝國,你就會知道,國家與財團「已經」鋪天蓋地地掌握了各種資訊,讓你毫無遁逃於天地之間的可能。

當你我天真地想像「反正網路上沒有人知道我是誰」、「沒有做壞事為什麼要怕監控」,或是自以為彈性權變地說「凡事有利有弊,豈能因噎廢食」、說些「我們又不是共產國家,又沒有強迫規定網路實名制」的時候;當主流媒體一昧地宣揚資訊科技帶來的便利、創新,對於背後所必須付出的代價、可能造成的重大隱憂卻絕少提及的時候~~我們絲毫沒有察覺到我們置身於怎樣又快又猛的滾滾洪流,更沒有察覺到這樣的洪流越來越大、越來越猛。這本書讓讀者清楚地看見這樣子的洪流。

於是,讀完這本書之後,對於可預見的可怕未來感到憂心,對於「能夠做些什麼來避免這種悲劇」感到焦慮。

認清世界的黑暗是不夠的。總要努力地想想能夠做些什麼。而,所謂的「能夠做些什麼」,很簡單,就從願意理解問題開始、從閱讀相關書籍開始。如果我們對於問題一無所知,我們怎麼可能對於問題的嚴重性產生任何情緒?如果我們對於問題的嚴重性既無認知更無情緒,那也難怪我們的世世代代都要成為被資訊綑綁鞭笞的奴隸。

相關心得筆記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憂鬱的演化》讀書心得(下)

「讓人說個沒完沒了」的秘訣--像我這樣一個經辦067

《憂鬱的演化》讀書心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