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17的文章

2017年末,乾一杯

圖片
年末。 關於買書的量 一如往常,總是想看的書太多、買了的書不少、看完的書不多、讀完且寫了讀書筆記的書更少。不過其實我已經有想辦法減少一些購買慾了。在書店看到想買的書籍,就先拍照存檔;等到想買書的時候,再從其中選購。這樣一來減少了不少衝動購書的機會。 關於寫作的量 2017年要求自己要多讀點書,少寫點政治吠文。我也確實努力往這個方向去做:限制自己寫吠文投稿的頻率(一個月只要賺到兩篇稿費,就專心讀書、寫讀書筆記,別再把精力花在吠文之上)。因此,2017年讀完並且寫下讀書筆記的書比2016年明顯增多(從2016年的7本成長到2017年的19本),更妙的是2017年見刊的政論文章反而也略有成長(從2016年的41篇成長到2017年的52篇)。 在總字數的部分。2016年的雜文加上見刊吠文,估計約七萬字;2017年光是那52篇吠文,每篇文章以1200字概算估計,至少就有6萬字了。至於其他的讀書筆記、生活雜難以細數;總之,在總字數上,2017年的產量肯定大幅超越2016年。 關於寫作的質 2017年。第一次有報社主編針對某個特定議題向我邀稿(雖然最後我寫出的稿件未能見刊);第一次有電視節目製作團隊因為讀了我的吠文而邀我參加談話性節目(但是我自知實力不足,如果真上了主流媒體,只會讓自己「名過其實」,所以婉拒);幾篇文章獲得大型電子媒體的轉載。我確信自己沒有被這些肯定而自我膨脹;另一分面,在寫作路上的無力感太巨大,其實必須要靠這些外在的肯定來鼓勵自己繼續走下去。 關於明年的願望 還是一樣。闔家健康平安,公司不要倒閉裁員減薪,然後繼續讀與寫。 年末,向自己乾一杯。 發表文章 政論:新公民議會25篇,想想論壇5篇,蘋果日報14篇,上報7篇,自由時報1篇。 散文:自由時報3篇。 看完,並且寫讀書筆記的書 1. 《改變人生的由右向左筆記術》 2. 《重構二二八》 3. 《隱形帝國》 4. 《表裏日本》 5. 《中間人經濟》 6. 《黑暗網路》 7. 《了解人工智慧的第一本書》 8. 《區塊鏈革命》 9. 《虛擬貨幣革命》 10. 《靈界的譯者》 11. 《像我這樣的一個記者》 12. 《我,就是品牌》 13. 《被出賣的台灣》 14. 《Evernote超效率數位筆記術》 15. 《打開大家的Eve

《學得快才會想學》

圖片
在臉書上看到一篇文章,文章摘錄自這本書。覺得文章很有梗,所以立馬上網買書。 那篇文章的內容是這樣子的: 如果你想要學好一個技能。這裡說的「學好」不是變成大師、臻於化境之類的,就只是「有個樣子,足以自得其樂,有時候說不定還可以唬唬人」。 真的有可能嗎?書上說,這是可能的。那麼,該怎麼做呢? 第一,選定一個你真的有愛的技能。如果沒愛,趁早放棄。 第二,一次學一種。人的時間精力有限,別妄想什麼都要學、覺得自己可以同時一把抓。 第三,合理訂定目標,才不會突然讓挫折感打敗自己己。例如初學高爾夫就希望在短時間內打出單差點的成績,就是一種不合理的目標。 第四,就像「每個大目標都可以拆解成很多個小目標」,每項技能都能拆解成「子技能」,然後有策略地各個擊破。有時候先學「最重要」的、有時候先學「最容易學的」。看情況而定。 第五,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並且「移除障礙」。再不然,至少總要備妥基本工具。如果連基本工具都要這裡借、那裡求,練個慢跑都得先出門找親戚借球鞋的話,就得於放置了各種障礙去消磨自己的鬥志。 第六,專心練習。每五分鐘就必須滑一下手機的人,學什麼都學不好。 第七,打電動的迷人之處,在於馬上會有「回饋」(破關了/失敗了),所以讓人欲罷不能地玩下去。讓自己的學習變成遊戲,每進步一點,就給自己一點回饋。 第八,多數的情形下,學習曲線的初升段式陡峭的。比如說,雖然「從零分進展到二十分」很不容易,但是「二十分成長到六十分」所需要的時間是相對短暫的;當然,如果想要接著突破七十分、八十分、甚至九十分,所需要的時間會越來越長。在不要因為求好心切而把自己給累壞,避免「欲速則不達」的前提之下,短時間內多次、密集地練習,讓學習曲線初升段(二十分到六十分)的陡峭特性凸顯,正也是這本書的核心主旨。 嗯,這篇文章說服了我,覺得真是太有感了。所以我就買了這本書。 然後,赫然發現,這本書的重點就只有這樣。沒了。其它五分之四的篇幅,都是在舉例,「介紹作者如何學瑜珈/圍棋/寫程式」之類的。 好吧。就當作花兩百元買一個觀念。應該不算太昂貴吧?

《重構二二八》之~鬥爭有道

圖片
要讓一群朋友內鬨自己人互幹,有幾種方法;有策略、步驟地逐步進行,效果更佳。 讓他們被表揚,但是掌聲故意區分大小、寶座區分123名,(為什麼只有鋼鐵人和國務卿走得特別近?),於是就容易因說不出口的妒忌、怨懟產生嫌隙。 然後製造衝突。 讓他們必須共同做出一個選擇(復仇者聯盟該不該接受國際法的監督?),但是因為人人的價值觀未必相同,於是選擇不同、進而產生衝突、甚至產生懷疑(你為什麼要作繭自縛?難不成你是間諜?他為甚麼不接受監督,難道他要復仇者聯盟為世人唾棄?)。 接著見縫插針。 他們各自有各自的朋友;試著找出整張人際網絡中,誰的誰和誰的誰有致命的利益或情感衝突(比如說,誰的誰殺了誰的誰;那會是一個絕佳的裂縫,讓他們開始選邊站。「我之前就懷疑他是間諜;你看現在他果然站在他的他那邊」)。 縫是既存的,不是我製造的;針是他們自己互戳的,不是我動手的。 切記,整個過程中,不要讓他們有共同的敵人。共同的敵人等於協助他們凝聚向心力。 力量可能因為科技而幾近無窮地提升,但人性永遠都這麼脆弱。是的,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而,人性始終脆弱。 上面是2016年<<英雄內戰>>的觀影心得。2017年讀了「重構二二八」裡面一段有關於蔣渭川等人在有關「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裡面的紛爭時,發現裡面有異曲同工之妙。 同在哪裡?又妙在哪裡呢? 話說, CC派和陳儀兩派素來不合,而 蔣渭川是CC派的人馬,甚至還曾經公開批評台灣的貪官污吏,於是 長官公署向法院控告蔣渭川妨害秩序,後來蔣渭川出具悔過書認錯了事。(p191) 這樣說,你就知道陳儀有多討厭蔣渭川了。 二二八事件爆發之後,台北市參議會等的民意代表成立了二二八處理委員會。理論上,這個二二八處理委員會是要監督政府好好處理二二八事件,也就是說理論上它應該是一個代表民間發聲、監督政府的委員會;陳儀自己是所謂的「台灣當局」,卻找來蔣渭川成為委員會的一員,這不是太不合常理了嗎? 這就是鬥爭之道的精妙所在。 有資格成為<<二二八處理委員會>>的人,當然都是具備一定實力、掌有一定資源的人。蔣渭川是台灣的一股大勢力,自然擁有一定的資源;然後,有

《重構二二八》速讀精華~第七章「美國與二二八事件」

圖片
歷史的發展當然與權力有絕對的關係。那麼,要談論二二八事件的歷史,我們當然不應該忘記檢視美國的角色~~畢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全世界最有權力的國家當然就是美國了。 先說結論:在這整段歷史中,美國固然終究把台灣送給了中華民國,但美國曾經一度打算把台灣送給中共,甚至也一度打算支持台灣獨立。重點在於,不管美國在哪個階段採取哪種策略,背後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美國基於自己的利益考量」。 換句話說,如果台灣人不把自己鑲嵌在世界潮流的局勢裡,如果台灣人欠缺因勢利導、借力使力的觀念,台灣人注定成為他國刀徂下的魚肉。 但是台灣人極端的天真。過去天真,現在也天真。面對的中國的惡意併吞不但不懂得劃清界線保護自己,還要把本可能相互利用的美國勢力往外推、把自己的國防內政與中國力量綁在一起;連曾經當過副總統的呂秀蓮,都還在鼓吹「台灣中立國」之類的主張。 你覺得美國到底憑了什麼非要挺這樣子的台灣不可?既然你台灣沒有要讓台灣自己對美國產生利益,那麼美國反手把台灣賣給中國,豈不是剛好而已? 這種歷史過去已幾發生過了。你以為這種事情不會再發生嗎? 都說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都說人類從歷史中得到的最大教訓就是「人類永遠也無法學得教訓」。當我回顧 台灣這一段 近代史,一點一滴地閱讀著那些被統治者刻意隱瞞、扭曲的歷史片段的真實原貌的時候,我無法不產生懷疑:台灣人之所以學不到教訓,是因為台灣人真的就那麼笨?還是因為台灣人讀的都是扭曲的歷史? 話說回來,在台灣,熱愛美食追劇旅遊的人會被社會主流視為「活在當下、懂得享受生活的小確幸」,喜歡閱讀思考的人卻會被視為假掰做作的假文青、關心公共議題的人則是人人避之惟恐不及的憂鬱憤青。那麼,也難怪台灣人永遠也無法從歷史中學到教訓了。 話題扯遠了。還是來看看美國在二二八事件中曾經扮演過怎樣的角色吧~~如果你剛好也有興趣的話。 之一  期待正義之師的伸張正義? 1946年元月,美國駐台領事館成立。早在領事館成立的前兩個月,葛超智就以美國海軍預備役中尉的身份撰寫民意報告成告國務院,指出「台灣民眾與大陸來台官員之間怨隙日深,台灣人被當作被征服者,不能管理自己,遭排除於新政府之外;從中國來的鑽營者牽親引戚充斥在政府機關中,僅僅一個月

電影:《奇蹟男孩》

圖片
好啦!我承認,你只要看完了電影預告,你就已經知道了九成九的劇情了。而且我還覺得,先暫時不管故事本好精不精采,就光說「劇情起伏節奏」這件事情,也會覺得怪怪的,比如說在該收尾喘息的時候忽然又硬要加戲湊時數般地硬是加了一段。 可是我還是看得很感動(就是哭得很慘的意思啦)。 因為,身為一個四歲女兒的父親,我無法不去同理劇中人物的心情,我想像如果那是我的孩子、如果我是那孩子的父母、如果我因此無法不冷落我的大女兒......。 也因為,這部片子很細膩地拉出了幾條線,讓其中的幾個配角能有機會用旁白的方式說說自己的心情、際遇。雖然這種特別的講故事方式會讓故事變得比較難聚焦處理(而且看完之後也的確覺得有點說不上來的「不完整」),可是我就是喜歡這種讓觀眾能夠同時進入不同角色內心世界的感覺。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啊! 「盡量對他人善良一些。其實每個人都在為了自己的人生努力。」我想,片尾的那句話,也是在和導演這樣的劇情安排隱約呼應吧?

《重構二二八》結論~精華速讀

圖片
之一 : 你覺得「大時代下的悲劇都是必然的」嗎? 錯了。1946年11月的時候,中國上海市一位警務當局嚴格取締攤販引爆群眾抗議騷亂事件,直接參與動亂人數約五萬,間接受到影響的民眾約一百萬人。 在那樣子的年代、這樣子的動亂規模,夠亂了吧? 這個事件和二二八有眾多相似之處。但是市長吳國桢全力制止軍警以武力對付群眾,最後上海民變不但沒有擴大,而且還和平收場。(p454) 之二: 你以為台灣理所當然地在二次大戰日本戰敗後「回歸祖國」嗎? 錯!二戰時期的美國就打算要武力奪取台灣、也規劃要在戰後軍事佔領台灣。但是因為戰略需求,美國最後選擇與中國合作,在開羅會議答應要把台灣還給中國,而且最終決定由中國部隊軍事佔領台灣。p455. 「美國答應把台灣給中國」就表示「台灣在二戰後回歸中華民國」嗎?這當然是完全不一樣的概念。中華民國政府「在軍事佔領台灣的過程中一步步偷渡主權主張,並宣稱軍事佔領台灣後即擁有事實主權。對此,美國雖不贊同,但為顧及雙方合作關係與中國政府的面子,並不堅持己見,模糊以對」。p455. 之三: 你以為二二八事件是因為查緝私菸所引起的嗎? 錯!那只是一個小小的導火線。中華民國政府軍事佔領台安屋後,包括了台北領事館等美方人員,「直接見證了陳儀政府在台灣缺乏效能、貪污腐敗的失敗統治,並且預言短期內就會發生暴動」。貪污腐敗到「預言短期內就會發生暴動」的程度,你覺得夠不夠嚴重?你真的覺得暴動之所以發生只是因為「查緝私菸不當」?那也未免太過天真! 所謂的「缺乏效率」、「貪污腐敗」到底是一個怎樣的程度?隨便舉個例子:根據 由二二八事件當時任職於美國駐台北領事館副領事的柯喬治(George Kerr)所著作的「被出賣的台灣」一書,日治時代的台灣島上已經普及的垃圾車被中華民國政府拿去運送物資,去挹注中國內戰中的國民黨政府;這也間接導致了原本已經絕跡的鼠疫在中華民國軍事佔領台灣之後再度大流行。至於強佔民宅,假借「清算戰敗國(日本)在台資產」為名而佔領台灣百姓資產的事情,更是不勝枚舉。 所謂的「貪污腐敗」的弊端當然不可能僅僅侷限於「經濟掠奪」,更理所當然地包括了「暴力統治」。為什麼?答案再清楚不過了:所謂的「爭權奪利」本來就是一體。要奪利就必須有權,要奪權就必須有力。 所謂的「力」,可以進而區分成兩

好書推薦「重構二二八」

圖片
<<重構二二八>>這本書厚達五百頁,我猜能夠真的讀完的人大概不多。但是我還是很想要推薦大家買這本書。為什麼? 因為,讀完不這本書沒關係,可以直接先讀結論就好。短短的只有十三頁。 這本書的結論可以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這本書的重點摘錄」,第二個部分是「關於這段歷史,還有哪些議題值得探討」。 從第二個部分,就可以知道作者問的真的都是大哉問,感受到「哦!原來研究歷史的人真的好厲害,能夠問出一些「從來都沒有想過、一旦聽到立刻就會直覺很重要」的問題。 買這本書更重要的理由是:讀了結論的第一部分,就會覺得「真的假的,怎麼和我過去的常識、印象中的歷史完全不一樣」、「如果真是這樣那也太荒謬了吧」。 然後,重點就是這個然後,你就可能會產生「不然挑幾個章節看一看,到底這本書有哪些內容?憑什麼做出這些結論」。 然後,一旦當你產生這樣子的疑惑,你就很難停止閱讀。因為你很可能會和我產生各種震驚(驚嚇)、憤怒(不爽)、悲傷(想哭)到一種不可遏抑地想要大罵三字經的地步。 這本書的內容不是什麼思想偏頗的鄉民憑著腦補所撰寫出來的小說情節,而是學者以嚴格的考證方式所爬梳而來的,努力向真實逼近的歷史。 就從認識台灣悲傷的這段近代史開始。如果你讀完這本書,那許許多多奠基於神話鬼話所杜撰出來的二次文創,根本就無法污染你的思想。 幾十年來,中華民國在這塊島嶼上散播了太多的神話、鬼話,讓絕大多數的島民與真實的歷史完全斷裂。要讓台灣人清醒,最基本的也最有力的方式,是「讓台灣人看清楚自己的過去」,然後,台灣人才可能正確地選擇自己的未來。

讀「重構二二八」雜感

圖片
之一~~ 厚黑學 我讀這本書讀到三分之一的時候,忽然上網買了一本「厚黑學」。不是開玩笑的。我讀著書上說陳儀如何對於台灣人暴動之後的種種改革要求虛以尾蛇表現得一派虛心改過、又如何以各種分化、間諜的手段打擊台灣力量、最後又如何在國府軍隊上岸之後大開殺戒的時候,我的直覺就是想到了厚黑學,這本我慕名已久但是從來沒有讀完的書。 印象中,提到厚黑學,不外乎「臉要厚、心要黑」,感覺就是很負面的東西。但是稍微讀了幾頁厚黑學之後、對照著這本重構二二八提到的內容,我才深深體會,所謂的厚黑學,是一把無往不利的刀。刀本身不是問題,問題是拿刀來幹什麼。 之二~~ 統治的秘密 讀這本書的時候,我讀出了一點恐怖統治的關鍵。第一個是「連保連坐」(你對所有人都有責任;任何一個人犯法了,所有人都該死),第二個是「獎勵告密」(在連保連坐的情況下,為了避免我被別人拖累,我看到什麼可以的事情都還是先去打小報告好了。寧可錯殺,不可放過,否則,萬一我被拖累了怎麼辦?更何況主動打小報告還有好處!為什麼不主動出擊呢?),第三個是「嚴刑逼供」,第四個是「透過收編,分化力量」。 只要做到前兩件事情,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基本上就蕩然無存了;換言之,任何的反對勢力都難以成形;就算反對勢力因為很強烈的使命感而竟然形成組織,只要加上第三、第四點,要讓他們冰消瓦解也是反掌折枝之易。 更何況再加上一點間諜的策略。或者是派人打進反對黨的組織,表現得比真正的反對黨更大義凜然慷慨激昂,讓獨裁者派去的間諜變成了反對組織裡面的高級幹部,藉此獲得反對黨的情報;又或者派人收編反對黨內的人士~~每個人都會有一些弱點、都會有一點小辮子。這些情節,我們在好萊塢電影的諜報電影裡面都看得多了。而事實上,人性確實也是如此。 這麼一來,任何的反對勢力都難以對抗獨裁者。 之三~~ 太傻太天真 陳儀在台灣惡搞之後,台灣人受不了暴動了。暴動了之後,台灣人怎麼會去相信陳儀那些虛以委蛇的敷衍之詞呢? 是因為陳儀的謊話說得太真切嗎?「數度廣播宣佈不追究參加此次事件之民眾」?「一再退讓,答應民眾提出的各種改革要求」?「在獲得蔣介石派兵來台之後的承諾後,還信誓旦旦地向民眾發誓絕對沒有派兵鎮壓這回事」? 這些謊言聽起來確實很真誠。但是如果對於政

「重構二二八」閱讀雜感~假文青的責任

圖片
1950年代蔣政權下的中國很亂,人所周知。歷史總是由強者定義,所以亂世裡面的梟雄成了殺人魔的時候,後人時常把它合理化,那也是無可奈何的事實。 但在此同時,另一個事實是:1946年11月30日,上海因為警務當局嚴格取締攤販造成騷亂,直接參加此次動亂的人保守估計五萬人,同情、關懷這次動亂的人至少三百萬人。簡言之,同樣的年代,同樣的蔣政權架構下,同樣的動亂,同樣的有諸多遠因近因,上海民變不但沒有擴大,並且平安收場(p454)。 但是台灣並沒有這種幸運。歷史不容成灰。強者固然可以動用強勢的資源粉飾歷史,但是任何一個有良心的人,不容歷史被扭曲。還原歷史,不只是為了釐清過去的歷史供現在的人們作為借鏡與決策參考,更是還給那些無辜死難受苦的人們一點最卑微的公道。 *** 會想要看這本書,在我而言,其實是理所當然的。   二十年前我就讀過 << 愛憎二二八 >> 。當時沒有寫讀書心得的習慣,老實說內容是什麼全都忘記了,只記得當時讀了很震撼,覺得「啊幹原來台灣歷史和課本說的完全不一樣」。然後就是一直到去年讀了 << 被出賣的台灣 >> 之後,柯喬治這個曾經擔任美國駐台北副領事的美國人的角度去理解了當時的歷史,才發現更多不堪的歷史;同時,也對於「一個正常的國家應該如何維護自己的利益」~~比如說一個美國人應該如何維護美國的利益~~開始有了一點點的思考。這當然很重要,因為,這件事情的另外一層意義就是「台灣應該要如何維護自己的利益」。   <<被出賣的台灣>>讀到一半的時候,我就抓狂了。這樣的暴行、又這樣地扭曲歷史至今、傷害被害者及其家屬至今,是完全無法讓人接受的。但是許多網友說<<被出賣的台灣>>太沈重,實在讀不完。於是我就想說,好,那我就用更白話的方式,把書中的重點寫成更白話、更容易消化的書摘,並且補充上一點自己在閱讀過程中的心得、或是上網獨到的補充資料。 於是,為了要「補充資料」,會想要讀這本書也就理所當然了。本來把<<重構二二八>>當成《被出賣的台灣》的補充延伸閱讀,讀了之後才發現這本才是視野更宏觀、架構更完整、史料更豐富、考證更詳實的「主」,《被出賣的台灣》只是輔。於是乎之前寫了約一

崇德天皇的怨念

圖片
我又沒有想要成為歷史通,讀日本的歷史幹嘛呢?因為讀歷史很有趣啊!不信你看看下面這段故事,保證高潮迭起!不高潮砍頭! ***我是分隔線*** 皇太子A被懷疑是曾祖父D和孫媳婦亂倫所生。 如果傳言為真,那麼,換句話說,皇太子A的爸爸,也就是天皇B懷疑自己的阿公D上了自己的老婆,於是老婆生下了皇太子A。所以這個爸爸,也就是天皇B從來都不稱呼A為「兒子」,而稱呼他「叔父子」~~意思就是說,這位A先生雖然是從我老婆的肚皮裡鑽出來的,但是A是我阿公的種,所以論輩份來說,A可是我的叔父哩! 請諸位看官揣摩一下這位天皇B的心情。「喂!我是天皇耶!現在是什麼情形?全天下都知道我的阿公上我的老婆?」 這麼獵奇腥羶色的A片劇情,只是故事的開頭而已。 想當然爾,天皇B對於太子A當然很冷淡。不過天皇B迫於阿公D的淫威,所以後來還是把皇位讓給了皇太子A。於是,皇太子A變成了天皇,B天皇的身份則是變成了B上皇(皇帝把位置傳給兒子之後,皇帝就變成上皇了;就好像中國也有「皇上」與「太上皇」一樣)。 等到那個不屬鬼阿公D一死,上皇B就怨念暴發了。推測大概心裡的自白是「操他媽的......(咦)憑什麼我要這麼窩囊地把皇位傳給這個雜種A......(......咦?),讓A變成了天皇...............(以下省略五千字)」。 可是,A其實是一個好兒子。爸爸~也就是上皇B~要A把天皇的位置讓給自己的弟弟A1?沒問題,A照辦。 可是照理說,「天皇」把位置讓出去之後,應該可以變成「上皇」才對;可是很抱歉,爸爸B說「不准!你這個A就是那個例外」。 A其實心裡不是滋味,但A畢竟是好孩子,一切的不爽都自己吞下去了。 偏偏這個A1體弱多病八字太輕,天皇A1當沒多久,A1年紀輕輕地不到二十歲就掛掉了。又要立新天皇了。 誰是接班人呢?按照情理來說,A也有自己的兒子,應該可以立a(大A的兒子叫做小a應該很合理)當新天皇吧? 但是那個綠帽子戴很大的B說「不行!要立A2當天皇!」 雖然A2也是A的親弟弟(好吧!至少也是同母異父的親弟弟),但是請各位揣摩一下A的心情:「幹!媽的(咦.....)......老爸B就真的要這樣搞,堅持告訴全天下我是他叔父就對了?」 不過這個A終究是個好兒子。A雖然不爽,但還是吞下去了。不但如此,次年,當老爸B往生之後,A還是想去

「說書」的主角

圖片
書有很多種形式。「官場現形記」、「人類大歷史」、「表裏日本」、「了解人工智慧的第一本書」都是不同性質的書。 所謂的「不同性質」,並不是指「小說類」、「人類史」、「某國史」、「說明科技發展潮流的書」之類的內容差別,而是指「分別具有不同的特色」。 比如說,關於「官場現形記」這種小說。現代的鍵盤說書人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像古代的天橋底下說書人那樣,把小說裡面的故事一遍一遍重複說個一十八遍給不識字的聽眾聽。鍵盤說書人的說書角色只能是介紹「這是一本諷刺官場諸般醜態的小說」,最多「舉其中一段例子,讓閱聽人知道這本書如何地讓人拍案叫絕」,如此而已。 比如說,「人類大歷史」這本書,每一個章節拆開來都是一個很大的主題,而且作者深入淺出的功力讓人歎為觀止。於是讀完每一個章節之後,都會有滿滿的收穫(這個章節提到了哪些我過去不知道的重點)與感想(讀完這個章節之後,讓我產生了怎樣的思考)。 於是乎,身為一個鍵盤說書人,我曾經 逐章摘要 ,同時說說自己的感想。 而「表裏日本」這本書,則是對於日本的歷史演變做了生動的介紹。日本有這麼多的時代每個時代都有其時代背景、還有在不同時代背景下發生各自不同但是值得一提的時代故事,當然這樣的故事在日本歷史上又各自有著深遠的實際影響、或是抽象的歷史意義。 每一個章節都精彩,但是當我這個鍵盤說書人試圖寫表裏日本的「讀書筆記」的時候,困境出現了:逐張簡單說明那些時代背景與歷史故事?那幾乎是「用濃縮的方式加以改寫」一本書了。 先不去討論這樣的改寫在法律上有沒有侵權的問題。作者當時寫出這樣的一本書,當然也是絞盡腦汁去思考怎麼安排章節、篇幅,不太可能故意灌水。也因此,當我把這樣一本書「再濃縮」的時候,我哪裡能夠生動地說出那些歷史帶給人們的感動? 所以關於「表裏日本」這本書,我曾經試著改寫書中一小段關於 崇德天皇怨念大爆發 的故事,然後就停筆了。書中還有很多閱讀的內容,但是我這個鍵盤說書人沒道理基於「說書」這種原因,而把作者的故事一一去改寫;因為那樣的說書對於閱聽者而言,實在太沒有意思了~~閱聽者直接去讀那本書就好了啊!幹嘛讀我改寫的版本? 至於「理解人工智慧的第一本書」,顧名思義它裡面介紹了人工智慧這種東西。作者介紹了人工智慧的演進歷史,也說明了人工智慧的「基本技術原理」,更理所當然地深入探討了「到底什麼是智慧」這種與其說是「科

所謂「說書」

像我這樣一個讀者,讀完了一本書之後,時常幹一些用文字「說書」的事情。我稱之為「讀書筆記」,可是其實我沒有真的仔細思考過我寫的是些什麼東西,所以難怪我越寫越困惑。於是我仔細思考了一遍。 不管那種文章叫做什麼,「讀書心得」也好、「讀書筆記」也好。總之,關於一本書,讀者讀完了之後,可能寫出的內容有下面幾種: 第一:單純的介紹這本書在說些什麼。關於這些資訊,其實就只是把書本的前言還有大綱整理一下,然後摘錄書中幾句最重要的句子,就差不多了。換句話說,沒有什麼「說書人」的東西在內;寫的都是「作者」的東西、摘述的都是作者的話。我們國中高中的時候都時常寫這種讀書心得。 第二:在讀者讀完這本書之後,拆解、重組這本書的重點。用說書人覺得更順暢的方式,挑出最重要的重點大綱來介紹這本書。「說書人」開始介入了;但說的東西基本上還是「作者」的東西。這需要「真的」、「很大程度」的讀懂,所以才可能有「拆解」、「重組」。 第三,「說書」。把這本書的重點用說書人自己的話說一遍。把書中的重點濃縮成幾千字的精華,並且用讀者自己的語言/文字說/寫出來。這個難度就高出很多了。要有一定程度的「讀懂」自是不在話下,還要能夠用自己的語言文字表達,這當然需要更多的努力。然後更糟的是,如果我們讀的是一本非常扎實的書,當我們在書上畫滿了重點、寫滿了眉批時候,因為想要寫的重點太多,所以一不小心就越寫越多。 第四:說書人談談這本書有什麼精彩的地方。或者說,是說書人對於那本書的評價。說書人變成了主體,只是談論的是「作者的書」。 第五:說書人的思考~~說書人讀了這本書之後有哪些衍生的思考。換言之,都是「說書人」的衍生思考,與作者本身的關係更遠了。 這五種內容,都可能是「讀書筆記」的內容。換言之,想要用「說書」之前,就得要先想清楚:想要說/寫的,到底以哪一種內容為主。 接下來,才是「要如何把想說/寫的話」依照既定的篇幅寫出。正常的情況下,一定是想說/寫的多、實際有的時間/篇幅少。不過這也是好事情。濃縮精煉過的東西,才不會參雜著太多的贅字廢話,弄壞了閱聽者的胃口。 最後,結論是:一個好的說書人,要能夠清楚拿捏自己的角色~~就算是「說同一本書」,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時間篇幅限制下,會有不同的「說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