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練習
讀完這本書的當下,坐在咖啡廳裡的我準備開始動手寫這篇讀書心得。但是在開始寫讀書心得之前,我決定先描寫一下坐在隔壁桌的那對母女。
半小時之前,一位大約七、八歲年紀的女孩兒很活潑,蹦蹦跳跳地走進來坐下。媽媽先是點餐,接著問女兒「要不要脫外套」後,接著就沈浸在自己的手機遊戲裡,再也沒有說話;女兒百無聊賴地一會兒玩著水杯、一會兒看著天花板的吊燈。直到十多分鐘後店員端上餐點,媽媽帶著女兒一起禱告。這中間沒看女兒一眼、沒說一句話。
簡短禱告完畢,開始吃蛋糕了。「慢慢吃!不要急!女生就是應該小口小口吃!又不是餓死鬼投胎!吃東西不要說話」;媽媽一邊訓示,一邊繼續手機裡的遊戲。這無法不讓我想起這本書的內容。這本書給我的一個重要感想,是「絕大多數的你我,正在親手寫就自己的悲劇」~雖然書裡面並未正面提及。
之一 出發點
這本書是老婆買的;隨書附贈一片CD,CD內是一小段作者的口白,介紹導讀這本書。光聽CD,我是非常嫌棄這本書的。但是基於「加減讀讀看」的心態,我決定用速讀的方式瀏覽這本我並不看好的書。一如預期,我果然用很快的速度把書讀完了。超出我預期的,是閱讀的過程中,我的眼眶濕了好幾次。
這本書的主題是「對話」,之所對話,是因為關懷;之所以關懷,是因為愛。而,最最感人的故事,總是關於愛的故事。
早在八年前,我在參加心理諮商員培訓的過程中,就聽過「薩提爾」這個名詞。這是一個心理諮商中重要的門派/技巧。我的用功有限、認識自然也就不深;至今也就依稀模糊記得幾個最粗淺的概念和術語而已。這本書的可觀之處,在於不說任何的專業術語,而是用顯淺易懂的文字,舉出幾個代表性的實例,示範「如何關懷對方」。
這本書在封面、還有在隨書奉贈的CD上,開宗明義地強調「好奇心」的重要性。理由是「人心是一座大冰山,通常我們只看見浮在水面上的的一小部分;必須保有好奇心,才能看見冰山全貌」。其實我覺得這樣的破題並不恰當~「好奇」更像是「八卦」的心態;但這本書強調的好奇,其實是出於「關懷」。也就是說,在我看來,強調「關懷」,遠比強調「好奇」更能直指核心。
關懷什麼呢?關懷「事」?關懷「與事情有關的人」?都不是!該關懷的,是「人的感情」。
第一個客觀的事實是:從小到大,我們已經聽過太多的「道理」,但是從來沒有接受過足夠的「關懷」!我們不知道如何關懷他人,更不知道如何去關懷自己;我們不知道如何與自己和解、不知道如何抱抱自己、疼惜自己。我們把受的傷蓋起來,哪怕化膿潰爛;我們把受的委屈包起來,直到火山爆發。
我們從小聽別人說著「應該如何」,長大後自然也只會用「應該如何」去表達關心、表達愛。於是傷了自己、傷了對方;於是寫就了自己的悲劇~~那個愛我的人加諸在我身上的悲劇,又由我親手刻進我愛的人的生命裡。
這樣的例子太多了。比如說書中的一個舉例是這樣子的:剛考上大學的女兒竟然決定休學,讓媽媽又急又氣。原來媽媽年輕時為了家庭經濟而犧牲了自己的學業,沒想到當了母親後卻遇上了想休學的女兒,於是所有的焦慮、不捨、委屈一併爆發,炸傷了母女親情。
但其實,我們可以有所選擇的。學會這些關懷技巧~哪怕只是一招半式~都能帶來難以想像的療癒感動。
療癒的具體效果,是:一個內在與外在更一致、更和諧的自己。你不再需要哭著說「我才不在乎」、也不再需要用麻痹來逃避。你終於可以勇敢地承認自己的脆弱;你疼惜內在那個委屈多年的自己,內在的哭喊終於被聽見、傷口終於能癒合。
在這樣的過程中,你越來越少被莫名其妙的情緒地雷給炸得傷痕累累,因為你的情緒地雷一顆一顆地被自己親手拆除。你知道自己不夠好,但是你也相信自己終將可以更好。你長出了不曾有過的自愛與自信,所以你對自己更有自信,也更愛自己。還有什麼比這個更棒的事情嗎?
用薩提爾的說法,這就是冰山最底部的「自我」。我們的內在終於和諧了;我們的冰山終於穩固了。因為那個「自我」穩固了。
冰山的最底層?是的。冰山有很多層。書上是這麼說的。
之二 冰山的全貌
薩提爾以冰山為例子,「冰山上層是行為」、「水面上看得見的是應對的姿態」、「水面下的冰山下面是感受、感受的感受、觀點、期待、渴望與自我」。雖然白話,但還是讓人容易頭暈。所以這裡試著把它翻譯得更白話一點。
具體可見、顯而易見的,是表面的事件。學生翹課了/夫妻衝突了....凡此種種,都是「冰山上面的行為」。
關於「應對姿態」。面對這些「行為」,當事人的反應方式,就是「應對姿態」。「指著對方大罵」是「指責」;「不論如何我相信一切都是我的錯」是「討好」;「不要跟我說什麼情緒,我們就來就事論事」叫「超理智」;「哎呦哈哈不要管這件事情了啦!我跟你說昨天的電影很好看耶」地轉移話題就是一種「打岔」。總之,對面「行為」,人們的反應不外乎「責怪對方」、「委屈求全」、「迴避情緒」以及「轉移注意力」這四種「應對姿態」。
有時候破口大罵,看起來應該是很憤怒了;可是你背後的情緒卻是難過,因為「對方怎麼可以懷疑我」。這時候,「憤怒」就是「感受」,「難過」就是「感受背後的感受」。
關於「觀點」。「我不能對年邁的母親生氣」是我一個根深蒂固的「觀點」。可是凡人都有情緒,有時候老媽也的確會做出一些惹怒我的事情;我的情緒和我的「觀點」有所衝突的時候,問題就出現了。所以,問題出現的時候,我們要先釐清問題之所以發生,是不是和「觀點」有關。因為有時候,某些觀點其實是不必要的、甚至根本是錯誤的。比如說「我真的完全不能對母親有情緒嗎」?
關於「期待」。「我希望我有能力買一個六十萬的柏金包給我老婆」是一個「期待」。可是我明明是個領固定薪水的小上班族,我的期待根本超乎我的能力。這時候我的沮喪就出現了。所以,問題出現的時候,我們要先釐清問題之所以發生,是不是和「期待」有關。因為有時候,某些期待其實是不必要的、甚至根本是錯誤的。例如,對我而言,「期待自己有能力去買柏金包給老婆」顯然是個不必要、也不可能的期待。
關於「渴望」。說到底,每個人都渴望被愛、被肯定、渴望自己活得有意義。這些都是很老梗、很抽象、很深層、但是也很真實的渴望。當我們像剝洋蔥那樣把問題一層一層地剝開,最後總會遇到這些核心的「渴望」。我們必須要很勇敢地,一層一層地剝開那些可能化膿可能結痂的傷口,才能看見我們最深的渴望如何因為未被滿足而隱隱作痛。
之三 真心關懷,而不是「給方法」
之所以需要了解冰山,是因為我們想要融化冰山。只有愛才能融化冰山。而,「愛」從來無法藉由憤怒、討好、打岔或是理性說教而讓對方感受到。出於真心的關懷對方,才是傳遞愛的有效方法。
如果要用一個重點來歸納這本書,那麼,就是探討「如何去關懷一個人的感情」。你關心的到底是「怎麼處理事情」?還是想要「關懷這個活生生的、你想要去付出愛的人的感情」?答案其實是很清楚的。問題是我們的做法往往反其道而行。
不要急著「打岔」。綜藝節目上主持人的插科打諢可以讓人開懷大笑,生命中的打岔~如果提到某些議題時,你就不由自主地想要轉移話題~只會讓我們心理的傷口繼續潰爛。
重視「停頓」的力量。我們心裡的傷口潰爛太久,久到我們甚至麻痺了,撕開傷口後需要等一下下,感受才會冒出來;我們心裡面的困惑太大了,大到我們一時之間不知道該如何反應、也不敢表達。所以,停頓一下。讓對方能夠有機會消化一下你的關懷、讓對方的內在小孩有時間可以慢慢探出頭來。
最不需要的,就是「給方法」。「其實你要不要考慮OOXX」、「如果我是你的話,我會XXOO」......凡此種種,都是「給方法」。但這是不聰明的。真誠地傾聽、溫暖地同理、最後才是共同攜手努力找出問題、提出方法。
你以為「真誠傾聽」很容易嗎?就我個人的經驗,非.常.難!
那年坐在諮商室的木質地板上,一小群受訓學員席地而坐圍成一圈,模擬諮商與被諮商。不論我怎麼努力,我給出的關懷,始終都是「高高在上」的「我教你/我暗示你」、「怎麼想/怎麼做就對了」。
三十多年來,我已經太習慣聚焦於「怎麼處理」,而不是「傳遞關懷」。我已經忘記了那天的具體模擬內容,但我始終記得指導老師給我的建議如下:
所謂的「心理姿態」是很重要的。如果覺得這很抽象,那麼試想這三種情境:同樣一個談話對象、同樣的談話內容。當對方坐著而我站著(我比較高)、雙方坐著(一樣高)、以及對方站著而我坐著(我比較低)。這時,我們會很驚訝地發現,有些話說出來就是「怪怪的」。
原因在於,我總是不自覺地把自己的心理姿態擺得很高。只有當我坐著而對方站著,因為物理上的高低差距導致了生物本能的「強弱之別」的時候,也就是「我在生理上很弱」的情境下,我才比較有可能覺察到「我怎麼把自己的心理姿態擺得那麼高」。
之四。關於覺察、助人與自助
關於「覺察」,那永遠是生命中的一個重要課題。書局裡有多少書、佛教中有多少經典都在探討這個主題,所以這裡也就略過不談了。只說:在學習付出關懷的過程中,其實我們也正在覺察自己。正如同我當初參加諮商培訓的動機本是要助人,最後其實沒能通過考核;那年的辛勤受訓,真正幫助到的,其實是我自己。
結論是:「學習對話」是很重要的。與他人的「外在」對話是一種技巧;與他人的/自己的「內在」對話,則是一種隱含著愛的藝術、一種很深刻的幸福。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