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4月, 2018的文章

閱讀筆記:《人類大命運》好看在哪裡?

圖片
今天讀完了《人類大命運》。 如果要用一句話總結我的這篇閱讀感想,就是「讀一本好書勝過讀十本普通的書!很好看!必讀!」。但是這樣說實在太沒說服力了。總得要說這本書到底好看在哪裡才對。 怎樣算「好看」 可是,怎樣算「好看」呢?這又是一個因人而異的主觀感受形容詞。就算先不管「不同人有不同的閱讀能力/閱讀偏好」,就算是同一個人,也可能因為「是否曾經涉及相關書籍」而有不同的感受。 比如說,聽你聽到「資訊科技對隱私的侵害」這種議題時,你的反應可能是「哦,我知道,聽說很嚴重」;但是你如果仔細讀過《隱形帝國》這種書,當你聽到這個議題的時候,你可能就會頭皮發麻--不但在理智上有所理解,更會進一步在情緒上感到擔憂;於是,當你進一步讀到《人類大命運》裡面提到的「信數據得永生」的時候,你就絲毫不會覺得這本書有誇大之嫌。 又比如說,如果你讀過本書作者的前一本《人類大命運》,對於這本書裡面提到的「認知革命」就會有比較清楚的理解;於是當你讀到本書中提到「第二次認知革命」這個詞的時候,(至少對於沒見過這個名詞的人而言)它就不只是一個新潮的名詞,而是讓人悚然一驚的警鐘,讓人意識到「人類現在來到了一個怎樣的轉捩點」。 簡單的說,就是,當你對於這本書中提到的主題有越多的理解,就越容易被這本書給震撼到。 「好看」在哪裡? 「震撼」?用這種詞來形容一本書會不會太誇張了一點?我一點都不覺得。 第一個震撼我的地方,在於書中提到的許多「資訊」與「觀念」都是我想都沒想過,看完之後只能目瞪口呆。 第二個震撼我的地方在於「深入淺出」。身為一個假文青,我也曾經試著弄清楚什麼叫做「自由主義」、「人文主義」之類的,但總覺得艱澀難懂;但是作者接連兩本的《人類大歷史》、《人類大命運》竟然能夠用很白話的說明讓我從「一竅不通」入門成為「似懂非懂/一知半解」,光憑這點就讓我非常非常地佩服了。 「深入淺出」也就算了。這本書最讓我佩服的是「跨領域」。和這個社會的平均值比較起來,我確實多讀了那麼幾本書,但是和真愛熱愛閱讀的人相較,說我「閱讀廣泛」可是真會笑掉人家大牙。總之,對於像我這樣一個程度不太高也不太低的假文青而言,這本明明應該是討論「未來趨勢」的書,卻能夠深入淺出地把「趨勢」與「哲學」很深刻地連結在一起。這種跨領域的識見,無法不讓我這種閱讀識見有點窄又不太窄的阿宅深深為之折服。

跳出舒適圈?--像我這樣一個經辦64

網路上常見勸人們「勇敢跳出舒適圈」的雞湯文。可是要知道「進補也得看體質」,補錯了可是會越補越大洞。 「勇敢跳出舒適圈」這個概念本身並沒有不對,可是要看「跳出哪一圈」。有些人天賦異稟跳進海裡就可以學會游泳,但是更多的人跳進海裡就淹死了。事後接受媒體採訪的英雄都是那些天賦異稟的奇才,那些為數眾多的海底亡魂通通名不見經傳。然後我們竟然就此忽視那些風險、一面倒地崇拜那些勇於跳海的英雄? 要跳海之前至少得先檢視一下有沒有帶游泳圈吧?至少要看一下自己的體質是不是強健到足以應付不到攝氏十五度的海水溫度吧? 在接受義務張老師培訓課程的時候,有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不要在同一段時間內安排太多變數出現」。比如說「結婚」、「生子」、「買房」、「換工作」都是人生重大的改變。就算是做好了萬全的準備,也可能天有不測風雲;更何況這些事情本質上確實屬於重大的改變。一件一件來,讓我們能有緩衝的時間一步一步適應這些變化。這不只是風險上的考量,也包含著心理衛生的考量。 人類的心靈是一個非常神秘、也非常脆弱的黑盒子。確實,有太多的人經歷了太多的傷痛後仍然能夠堅強勇敢,但那一點都不能證明心靈的堅強。因為如果你真的曾經關心一下那些心靈出了狀況的人~~哪怕只是像我這種一點也不專業、只上過幾個月心理諮商課程的假文青~~你就會發現,啊!有這麼多的時候,真的就只是一件看起來如此為不足道的事情,也可能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又或者可能是一個從來都不曾被察覺、一旦引爆卻足以讓你粉身碎骨的心靈地雷。 所以,在「勇敢跳出舒適圈」之前,其實還有更多的「圈」應該先去「跳」。 你說你想要離職?沒關係,但是你有沒有先準備好幾個月的生活週轉金? 你想要創業?很好,但是你有沒有先試著去嘗試當個稱職的業務員?有沒有至少學會看財務報表?看不懂基本的財務報表,也沒有基本的業務能力,你砸大錢借款創業的勝算到底有多高? 甚至於,先別說什麼「先挑戰一下業務性質的工作」了。你有沒有先試著提升自己時間管理的能力?有沒有先多讀幾本書練習一下那些所謂的思考術、簡報術?學會那些東西當然不保證創業的成功,但是至少可以提高創業成功的機會。 再打個比方。因為社會型態改變的關係,「找伴結婚」變得不太容易,所以婚友社有時成了一種輔助管道。身為一個曾經多次參加婚友聯誼的阿宅,我當然知道那種聯誼的成功機率有多低。 更進一步說,一

個性與說話,矛盾與原因--像我這樣一個經辦63

讓我們以「個性急不急」與「說話快不快」兩種特徵搭配出四種組合: 第一種,個性很急,說話速度很快:這相當合理,沒有什麼值得特別著墨的。 第二種,個性不急,說話速度不快:這也相當合理,沒有什麼值得特別著墨的。 第三種,個性不急,但說話速度很快。 基本上這是矛盾的。但如果只是覺察「這很矛盾」還不夠,還要能夠進一步思考「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存在」。 事出必有因,一定是有特別的原因才會讓他如此矛盾。要不然就是特定的情境誘發了他的急躁(比如說只要和孩子有關的事情就會很急躁),要不然就是遇到某件特定事情(比如某一件壓力特別大的公事)。如果你是家長,當個性不急的孩子忽然變得急躁;如果你是經辦,當個性平和的廠商忽然變得焦躁;凡此種種情形,都值得進一步思考「到底背後發生了什麼事情」。這道理和《FBI教你讀心術》所說的道理是相通的~~從「改變」、「矛盾」之處覺察出一個人的心理狀況,再進一步探究「背後的真相」。 第四種,個性很急,但是講話速度很慢。 如果有誰做事很急、平常什麼事情都講究效率,偏偏講話溝通的時候卻慢條斯理?這當然是一種矛盾。那麼,是什麼造成了這種矛盾? 因為「這個人在某種特定情境下變得很有耐心」。嗯,有可能,比如說在公事上講究效率,但是在等待女朋友因為穿衣打扮而姍姍來遲這種事情有無比的耐心?合理。 還有另一種可能:一個深知自己個性很著急的人,在以高效率要求自己的同時,深知溝通不宜急躁,所以刻意調整自己的講話速度。這當然是一種高難度的自我修煉。進一步說,能夠有這種內在修為的人,合理推測在各方面也都願意持續精進,所以不會是個簡單的人物。 有些人把這樣的修為用於提升工作能量,有些人則是用這樣的修為去當個「了不起」的詐騙集團。(看看某些在第四台講經的神棍們,他們之所以講話速度都很慢,難道只是單純的巧合?) 總之,注意觀察周遭的人。不但要觀察到「矛盾」,還要能夠進一步思考「矛盾發生的原因」。掌握了這個訣竅,就能夠觀察到許多不容易被看見的真相。 點我看《像我這樣一個經辦》全集

像演員般思考--像我這樣一個經辦62

關於「說話的藝術」。討論這種主題的書太多了。常見的老梗就略過不論。這篇文章想要強調的,是「把自己當成一個演員,去看待說話這件事情」。 就第一層意義而言。我們天天都在講話,用言語傳達我們的思想與情感。如果詞不達意,就無法精確地傳達;相對的,言語流暢的、詞彙豐富的、表達生動的人,就佔了很大的便宜。 就第二層意義而言。我們「說什麼」(例如「長篇大論」或「言簡意賅」)、「怎麼說」(例如「盛氣凌人」或「結結巴巴」、「引經據典」或「平鋪直敘」)乃至於「不說什麼」,都透露出我們自己的思想與情感;這種「透露」,之隱晦,時常是我們自己不自知、而接受方卻能夠下意識地感受到。 當我們看電影。演員們的一言一行都是精心安排的。為什麼女主角在這個時候講話忽然結巴了起來?哦,因為要藉此傳達出「緊張」、「不知所措」、「覺得為難」的情緒。演員厲害的地方,正在於能夠在「第二層意義」上精準表現,讓身為觀眾的我們下意識地接收到演員所要傳達的訊息。 我們不是專業演員,沒有必要在說每一句話之前都先揣摩半天再決定表演形式;但是如果有誰用演員的標準~~哪怕只是「演員界的最低標準」~~去要求自己,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獲得想像不到的紅利。 什麼意思呢? 比如說,當我打電話與廠商溝通需求,我習慣在拿起話筒之前先打草稿。我想溝通的重點有哪幾條?這幾條彼此之間如何排序才能夠讓我的表達更順暢?經過這樣的構思,我的表達當然更順暢;於是乎,不管我平日再怎麼迷糊,廠商都很可能因為這通電話而先入為主地覺得我是一個腦筋清楚、容易溝通的承辦窗口。 比如說,有關我們講話的「速度」,我們是因為「現在真的很忙,所以不由自主地提升講話速度」?還是「故意用匆促的速度講話,好間接讓對方相信自己現在真的很忙,而不是故意不立刻回應對方提出的需求」? 又比如說,有關我們講話的「語調」。在接聽一通無理又無禮的同事來電時,我們可能因為火冒三丈而忍不住語調激昂地回嗆,也可能因為不習慣處理衝突情境而變得結結巴巴;總之,我們的語調是受到情緒所驅動、決定的。 但是如果我們能夠跳脫當下的情緒,用「演員的思考」去決定我們當下應該要用哪種語調回應這通電話~~當然,「跳脫當下的情緒」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好像「演員要進入角色的情緒」那樣不容易。不過這也是一件有挑戰性、而且很有趣的事情:那些莫名其妙的職場狗屁變成了我們自我修煉、自我提升

新型態出版

1. 所謂新型態:     1. 內容新型態         1. 淺顯易讀             1. 主題明確:沒有高大上的哲學思考,都是任務導向的主題。看書名就知道「讀這本書有什麼好處」。             2. 內容具體:不說太多抽象的理念,只說具體的「原則」、「方法」、「效用」。             3. 淺顯易懂:大量搭配說明的圖、文、範例等。             4. 篇幅不多:網路世代,讀不了太多文字,那就乾脆精簡文字。         2. 工具書型態:             1. 因為不傷眼而願意讀:因為是工具書,所以可以快速跳著閱讀,即便在平板上閱讀也不會傷眼。             2. 因為收藏而買:因為是工具書,值得收藏。日後想看的時候可以拿出來翻閱。     2. 價格新型態         1. 便宜:             1. 低印刷成本:以電子書為主,實體印刷為輔。             2. 價格便宜:可以吸納「衝動型購書」族群。     3. 行銷新型態:         1. 連結線上/線下活動:             1. 買了實體書或電子書,就獲得了免費與作者在現場心得交流的機會。             2. 買了實體書或電子書,就可以投稿「閱讀心得」;首獎可以獲得Line點數1000點之類的。 2. 對出版社的好處:提高安打率     1. 容易吸引讀者         1. 閱讀主題與閱讀效用明確(讀了可以用在OO地方),容易吸引讀者。         2. 閱讀門檻低(不抽象、不困難),容易吸引讀者。         3. 結合線上/線下活動;活動可以反過頭來促銷書本/行銷出版社品牌。     2. 挖掘更多有增值空間的作者         1. 潛在作者更容易向出版社提出寫作企劃。         2. 潛在作者更容易向拿出一份份大致完成的初稿。     3. 流行與趨勢:         1. 跟上流行:             1. 能夠更快速地跟上當下流行的熱門出版主題。         2. 創造流行:             1. 根據社群媒體上的熱門文

自己打造的牢籠--像我這樣一個經辦61

所謂「個性決定命運」,其理至明,那也不用多說。那,什麼決定個性呢? 所謂鐘鼎山林各有天性。但是隨著年歲漸增,扣掉那些「極端的環境造成了極端的個性」的特殊情形不論,在多數人如你我身上,是我們自己決定了自己的個性。 當我們決定要當個「服從性很高」的部屬,我們就等於交出了自己的靈魂。當我們決定要當個剛愎自用的長官時,我們就是替自己打造了鋼鐵的牢籠。 如果你選擇當個「服從性很高」的部屬。你「真的」有想過你為什麼要當這樣的一個部屬嗎?你是用什麼做為代價去創造你的職場價值、成就你的職場功業?今天在這裡退了、明天在哪裡讓了,最後在不知不覺間,你連「利用職場權勢替特定政黨造勢」都絲毫不在意的時候,你的核心價值到底還剩下什麼? 如果你夠努力、夠幸運而且也夠服從。於是你一步步地登上了組織裡的高位。如果你選擇當個剛愎自用的長官。事實上,你很可能就會是那個剛愎自用的長官。因為數十年來你就是如此服從長官、從不質疑長官;一旦當你上位了,你又如何能夠允許部下質疑長官?拒絕回應部署質疑的長官,難道不會有剛愎自用的毛病嗎? 事實上,就我的觀察之中,能夠在職位低的時候非常服從、但是升上高位之後又非常能夠懂得尊重下屬的人並非沒有,但是極少數。因為想要不讓自己被那些職場習氣所感染,需要非常大的智慧,必須要能夠時時自我覺察。能夠做到這樣修煉功伕的人,當然不多。 總之,端坐在高位之上的你自然必須隨時發表意見、下達決策。可是等到年紀大了,記憶力、判斷力與接收新資訊的能力都下降的時候,你再也跟不上時代;於是年輕人對於剛愎自用的你的意見與決策有越來越多的、藏不住的白眼。其實你自己也心知肚明,但是卻又沒有足以服眾的能力,於是只能藉著職權、用發脾氣來維護自己的尊嚴。 為什麼我們要成為一個因為缺乏智慧而被自己困在親手打造的牢籠裡的可憐人?我們其實可以有所選擇的。 只是,那個選擇權握在自己的手上。佛也只能渡有緣人;如果無明,什麼都照不亮。 點我看《像我這樣一個經辦》全集

成為熱情又專業的業務員--像我這樣一個經辦60

大家都喜歡「專業」又「熱情」的業務。有沒有怎樣的秘訣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專業」、「更熱情」呢? 那天臨時被叫去隔壁部門開一個會議,內容是與廣告公司業務「討論某隻廣告的拍攝初稿」。其實會議內容基本上和我無關,而且那天我手上有很多雜事正在忙,但我還是開會開得很開心、覺得很有收穫--因為我觀察到一些秘訣。 在無形中爭取好感 「熱情」是一種很難量化的特質,但是可以從小地方一點一點地顯現出來。比如說「見面時是不是微笑打招呼」、「講話的時候是不是笑咪咪」、「說話的聲調是不是有活力」、「講話的速度是否能夠隨心所欲地在適當的時候加快或放慢」~~這些,都能在無形中替自己加分。 一個「熱情又專業」的業務,在洽談業務之前,可以故意去逛一下客戶公司的官網、粉絲專頁或者LINE帳號之類什麼的,從中發現一兩個亮點,然後在談業務的時候,適度地稱讚對方的公司,並且「不經意地」讓對方知道自己有用心做功課。 從細節中展現專業 所謂的「專業」不容易完整定義,但是專業一定有一個特性,就是「考量到許多一般人想不到的細節」。 比如說,之前公司拍攝企業形象光碟時,找了一群同事入鏡;拍攝前的梳化時,同事A建議梳化師「是否把長髮美女同事B的頭髮往後梳,別讓一搓側臉的瀏海擋住臉頰」,梳化師說「建議不要,因為那樣容易讓她沒有安全感,等一下上鏡頭的時候會更不自然」。我當下聽到的感受是「哇!好細膩的考量!」事後我和同事B聊這件事情,B同事也斬釘截鐵地說「沒錯,這樣的確讓我比較有安全感」。 又比如,拍攝客戶公司的廣告影片時,影片中自然會大量出現客戶公司的企業識別色;所以後製時畫面的色調也應該相對微調,讓視覺效果上更協調;另外,哦,我們一般人很容易忽略「投影機投影在辦公室的米白色牆面時,色差會很嚴重,還是要看電腦螢幕比較準」,而且「現在多數時候數位通路的廣告都是在手機上呈現,所以別忘了檢視手機上的呈現效果」;而且不同品牌手機的螢幕發色不同,比較起來效果還真的有些差距!凡此種種,都是一般人不會去考量到的細節。能夠一點一滴累積這些細節,就是一種累積專業的努力。 從外在就展現專業 「外在形象」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外在形象」往往在不知不覺中決定了對方的「印象」。而「印象」最有力的地方在於:其一,不一定經過對方的思考推理判斷,就已經在不知不覺中印入對方腦海;其二,先入為主之後,不容易扭轉印象。

緊抱常識之必要--像我這樣一個經辦59

    這是一個十年前的真實故事。     讀金融財務相關的系所的台灣學子,不太可能沒聽過謝劍平這個名字。這位學術著作汗牛充棟的學者,當了中華電信的財務長。然後,因為一紙金融商品合約,讓中華電信因為匯損虧了四十億元!而且,等一下,匯損?中華電信賺的都是台幣啊?哪來的匯率損失呢?還四十億?     原來,中華電信每年得花兩億美元支付國際電話費與採購設備。相對於中華電信近2000億的營收,這筆美元支出部位並不大,但是如果可以把這個部份的匯率風險鎖住,何樂而不為?     於是中華電信的交易員向高盛買了選擇權,好處很多哪!依照過去十年來的匯率走勢,台幣匯率總是游走在多少與多少之間,買這個選擇權賭輸的機會微乎其微,賭贏的話,不但可以鎖住匯率風險,還可以淨賺8%的利息收益。每一期只要花200萬美金,這樣子的小金額,財務處長就能核准了。     結果,就像莫非定律說的,「應該不會」發生的事,「通常」都會發生。眼看著漏洞已經捅出來了,但是謝劍平一看,不行,要花5億元現金才能對沖弭平可能繼續擴大的風險!況且目前的匯率虧損僅止於帳面虧損,於是寧願忍受帳面規損,也不能讓股東承受實質損失。     結果,當然還是莫非定律,漏洞越來越大, 於是中華電信的帳面上虧損從5億擴大成40億。     為什麼讀這麼多書的財金專家會弄出這麼大的漏洞?說穿了不就是:一、為了那8%的利息收益;二.因為狠不下心認賠殺出。     財務長謝劍平倒楣嗎?財務處長倒楣嗎?一點也不倒霉。一般民眾可能因為貪圖小利而買了自己不懂的高風險商品。但這些精通財務金融的專家們負責管理公家的巨額資金,為了麼會犯下這種錯?到底讀書有沒有用?     關於中華電信弄出來的漏洞。讀書人說這叫做「風險評估」、「公司治理」、「防火牆」、「衍生性金融商品之風險溢酬」......一堆術語在探討。但是說穿了,這根本就和讀書無關。每一個還沒有殺紅眼的賭徒都知道,要賭博,首先要看是否有詐賭的風險?其次看看自己口袋有多少錢?然後評估最多可以賺多少?最多可能賠多少?會不會輸到脫褲還無法落跑?這種東西哪裡需要讀書才能夠想得到?     如果讀了一大堆書以後,就會背離了基本的常識、知識,見樹不見林,我說,那我寧願不讀書。     更常見的是:「讀書」本身可以讓人增加很多常識知識;但是讀很多書的人自以為很厲害,

微笑保持心法--像我這樣一個經辦58

投稿見刊 於2014-04-21-自由時報 有些事情要活在當下,有些事情要放眼未來,只可惜我們往往都弄反了。 比如說,和女朋友出去吃飯的時候,我們應該活在當下、好好把握時間享受浪漫,而不是急著拍照存檔,彷彿未來會天天拿出來回味欣賞。 相對的,有些時候,我們需要拉長思考的縱深,放眼未來。比如說被莫名其妙的老闆兇了,我們會難過、憤怒、會很受傷。可是二十年後我退休了,或是下個禮拜我中樂透辭職了,我不再是部屬,而老闆不過只是人生旅途中的一陣煙~~困在裡面的時候昏天黑地,通過了之後煙消雲散。當我們把「時間」這個變數考慮進去,那些老闆莫名其妙的責罵羞辱,不過只是狗吠。狗吠的確很煩人,但沒聽過誰因為被狗吠了所以很受傷。 有時候我們把自己想得太重要了。那些對部屬缺乏基本尊重的老闆,對哪一個他想罵的部屬都是大呼小叫,並不特別針對你。說到底,表面上老闆對「你」不尊重,其實把任何一個沒權沒勢的阿貓阿狗放到你這個「角色」裡,這個不懂尊重為何物的老闆,同樣對那個倒楣的阿貓阿狗一般地大呼小叫。 這個無明老闆不尊重的,是你這個「角色」,還有他自己。只可惜我們入戲太深,把那個獨一無二的「自我」與當下的「角色」牢牢綁在一起,無法抽離。 其實,就算我們因為現實而不得不繼續扮演「部屬」這個角色,我們的心靈仍然可以是自由的。這的確是精神勝利法,也是上班族的求生心法,讓我們面對不合理的責罵與無禮的羞辱時,自尊仍然昂揚、內心保持微笑。 點我看《像我這樣一個經辦》全集

馬屁之道(2/3)--像我這樣一個經辦56

寵信怎麼來?順著毛摸、拍馬屁!毛怎麼順、屁怎麼拍呢?韓非子說,當老闆的化妝師就對了!老闆如果為了私心想做某事,就要把那件事情戴上「為國為民」的大帽子!萬一老闆的私心實在有些卑鄙齷齪?老規矩,更要把它包裝成「大是大非」就對了,千萬別阻止老闆去幹!《說難》還提到了一種高階馬屁法:「轉個彎奉承」。長官是個(至少在表面上)重視清廉的人?不要歌頌長官的清廉,要在長官面前說「我的某個同事很清廉,這種人真是讓人打從心底尊敬」,讓長官知道你是如何地和他一樣擁抱相同的核心價值!這種部屬怎麼會不討喜?如此明裡捧同事、暗裡舔長官,才是一種高級舔—這樣一來,能夠保持清明神智對你提高戒心的長官就不多見了,遊說成功的機會也就大大提高了。 沒錯!拍馬屁也是一門學問! 說到「拍馬屁」這三個字,一般來說,對象是「長官」之類,也就是「對於我的利益掌有權力」之人。而「拍馬屁的意義」則有好幾層:第一層意義是「說好聽的話,讓對方喜歡我」,第二層意義是「說對方想聽的話,讓對方喜歡我」,第三層意義,是「讓對方喜歡我」,第四層意義是「讓對方在不知不覺中喜歡我」。在此同時,所謂「禍福相倚」。要如何在「讓對方喜歡我」的時候,「避免對方討厭我」?這是另一個重要的問題。 總之,先不管拍馬屁與人品高低卑劣之間的關係;且說,按照「技術含量」層級來分類,大概可以分成下面幾類: 第一,一昧地說奉承巴結的話。「經理,我覺得這張照片裡面這麼多長官,其中就你最帥了」。長官喜歡「被說帥」嗎?長官喜歡別人「在公開場合」被說帥嗎?這種話被照片裡的「其他長官」聽在耳裡,會不會對拍這馬屁的人產生嚴重的負面效果?這種拍馬屁的方法不能說沒用,但很容易不小心就拍到馬腿,實在是一種技術性很低、而且危險性很高的方法。 第二,樂於當個蠢材,頌揚長官英明。「鹿鼎記」裡面有一段,大意是這樣的:話說康熙皇帝上朝,問群臣該不該將吳三桂撤籓。有一個大臣說:「微臣每天晚上為了思考這個問題都睡不著覺,到現在還是沒有想到方法。可是昨晚忽然睡得著了。因為微臣昨晚發現:其實微臣再怎麼想,也不及皇上的明鑒萬里。不是微臣不用心思考,而是皇上太聖明而微臣太膿包!所以不論任何事情,只要依照皇上的指示,拼命用心地去幹就對了!就算一時不明白,最後一定會了解皇上的一番用心與苦心」。 二十年前,當我讀到這一段的時候,覺得「這段劇情也太好笑」;多吃了二十年的鹽巴之後,

馬屁之道(1/3)--像我這樣一個經辦55

所謂「伴君如伴虎」;這句話可不是鬧著玩的。我們小上班族在職場求生,要如何與老闆相處?關鍵核心在於「了解長官的心思」。至於要說「了解長官的心思」,那就不能不參考韓非子的《說難》這篇文章。 《說難》這篇文章的時代背景是封建時代,遊說與被遊說的雙方是帝王與臣子/說客;說客說錯了話、犯了天威可是有凌遲棄市、甚至抄家滅族的危險!而韓非子這篇《說難》就是在說明「遊說這件事情很困難,有很多眉角!」。 《說難》這篇文章大概可以分為幾個重點:第一、說服的技巧。第二、拍老闆馬屁的方法--馬屁拍得好,人紅沒煩惱。第三:只要老闆對你有愛,什麼都好說;如果老闆對你沒愛,最好什麼都別亂說。 如何「說服老闆」?韓非子開宗明義地說:背景知識不夠、溝通技巧不足都是小問題,最困難的是「瞭解老闆想要什麼」~~短短七個字,學問卻是鑽之彌堅地博大精深!以下精選幾個重點。 其一,如果老闆要的是好名聲,你偏偏對老闆說「只要聽我的建議保證您賺大錢」,那你就沒搞頭了;反之,如果對愛錢的老闆說「計利應計天下利」,同樣保證你黑掉! 其二,還有些老闆,嘴上說的是「求名譽」,心裡想的是「賺大錢」,如果你用「名譽」這種大帽子去說服老闆,表面上老闆不得不對你所說的大道理點頭稱是,其實根本左耳進右耳出、說不定還暗笑你迂腐;如果你用「獲利」這種市儈的理由試圖說服老闆,雖然老闆心裡暗暗比讚,但往往當面把你罵個狗血淋頭!「怎麼?難道你認為老闆我是個市儈的人嗎?」 其三,老闆對你信任不足、你卻交淺言深,不管你的建議、勸戒再中肯,老闆一點兒也不會感謝你。首先因為信任不足,你的計策老闆根本不會採納;如果你對老闆想出來的計策潑冷水,老闆會覺得你在唱衰他;萬一事後證明老闆的計策是錯誤的,老闆很可能懷疑就是你在扯後腿;老闆自己出錯了主意已經很沒面子了,如果這時你竟敢說什麼「如果當初您聽我的勸,現在就不會這樣子惹~~」,那更是自己找死。 總之,如果老闆對屬下沒有足夠的「寵」或「信」,不管屬下怎麼說都不會有好下場。 延伸閱讀 馬屁之道2/3 馬屁之道3/3 點我看《像我這樣一個經辦》全集

馬屁之道(3/3)--像我這樣一個經辦57

第三,投其所好地奉承。如果有某個世界級大學的終身榮譽教授醉心於學習圍棋。如果你要拍他馬屁,稱讚他「您學問真好」有效?還是稱讚他「您對於圍棋的熱情真讓人敬佩!」比較有效?這種狗腿方法的秘訣,在於掌握對方心思;成本極低,惠而不費,效果良好。就算對方對於這套狗腿路數了然於胸,但畢竟你說的也不算是違心之論,所以對方不會因為你的狗腿而心生厭誤。想要這種方法拍馬屁得要多用點心,最好能夠先多揣摩「如何適當地稱讚他人」之類的竅門,所以技術含量算是比較高的。 第四,做個球讓他殺。比如說,小經辦在草擬公文的時候故意留個不大不小的破綻;當大長官在批改公文、發現了這個破綻時,小經辦要在一旁善頌善禱「啊!對吼!我先前完全疏忽了!長官您真細心」。總之,要能夠靈巧地、不知不覺中做球給長官殺,然後又要能夠對於長官的俐落身手歡喜讚歎,技術含量當然又更高了。不過那是值得的:這樣的馬屁讓人難辨真假,而且絲絲入扣。你的錯誤凸顯了長官的英明,所以長官在第一時間滿足了自己的成就感;你的讚美是有憑有據的,所以不容易讓長官心生戒心;你的認錯與讚嘆凸顯了你虛心受教的人格特質,這樣的人格特質長官看在眼裡當然是大大加分的。 第五,愛其所愛地奉承。長官愛讀歷史類的書籍?我就在我的辦公桌書架擺上幾本「世界史/哲學史/金融史/人類大歷史」之類的歷史書,而且真的去讀(其實也不用很認真地讀,大概速讀一下,用螢光筆畫畫重點、寫寫眉批,就算是有讀了)。重要的,是要在有意無意間讓長官看到自己書中的那些眉批與螢光畫記。最重要的,是隨時準備幾個「相關的問題」,在因緣俱足的那一刻、與長官閒聊時,提到「自己心中思考許久的某個歷史問題」。如果長官剛好對於這個問題有高見可談論,自然會滔滔不絕地對你開示,那你就是拍到了第一特獎;退一步,就算長官沒有想法/沒有時間開示你,但是你也肯定可以在長官心目中留下極深刻的正面印象~~這不就是拍馬屁的目的嗎? 關於這一點,官場現形記裡面有一段淋漓盡致的描述。某長官明明根本是個大草包,偏愛賣弄風雅;當時官場有幾個大官喜歡畫梅花,他就跟著雅好畫梅;他畫的梅花有什麼獨特之處呢?就是講究「花瓣要圓」、「梗要粗」。部下們知道長官雅好此道,三不五時就要來懇求長官賜法繪墨寶;更有那拍馬奉承功伕十二萬分到家的部屬,謊稱先前大人恩賜的繪畫不但高價售出、還一圖二賣,非常對不起朋友,於是懇請大人再賜圖畫一幅。說得大人喜上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