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惱如何成為菩提?--像我這樣一個經辦066
依照「學習對象之狀態」來區分,可以分成下面幾種情形: 第一,有一個好的主管,在職場所需知識技能、做人處事等各方面都能當作你的好榜樣;如果他能夠主動教你,最好;但這種熱心的好榜樣可遇不可求。 第二,所以,退而求其次,能夠遇見那些好榜樣固然幸運,但主要仍得靠自己張大眼睛觀察(看清客觀的資訊)、動動腦子想(揣摩可能的原因)。 第三,好榜樣不多,但壞榜樣倒是不少。於是乎「從負面案例中學習」成為了另一個重要的學習途徑。「原來職場還有這些面向!」、「我要如何避免自己變成自己討厭的那種人?」、「我該如何應對那些奇奇怪怪的人?」、「如何學會觀察/預測一個人?」......。那些所謂的壞榜樣,其實還是可以有讓我們成長的空間--只要我們願意多多思考。 說到底,最重要的,還是我們自己主動觀察/思考/學習的動機是否強烈。動機強烈的人,就算資質平庸,總會有許多成長的空間。尤其,所謂的學習,往往有很強大的「滾雪球效應」。 比如說,同樣一本書,有些人根本「雖然好奇想看,但實在讀不下去」,有些人「有讀沒有懂」,有些人不但能夠心領神會,還能夠觸類旁通;有些人讀完之後還要寫寫讀書心得,不但讓這些書中獲取的養分更加深刻地烙印在腦海裡,還順便投稿賺點零用錢。 同理,同樣遇見一個爛主管,我們很可能時時受傷、天天抱怨,但其實我們也可以在心態上迅速超越;而且,一開始很難覺察/克服的情緒,隨著練習量的提升,控管情緒的能力越來越強,就如同雪球越滾越大,能夠產生越來越強的正循環。 其間的差別,就在於自己「超越」的動機是否夠強烈,以及所下的功伕有多深。比如說,時常覺察自己情緒的人,就越能夠超越自己的情緒;正如同,花越多時間拉筋蹲馬步練深蹲的人,就有更強大的肌肉群,就能夠更輕易地完成別人做起來很吃力的事情。也因此,越早開始滾這種「正向雪球」的人,人生旅途上獲得的紅利就越巨大。 總之,「煩惱即菩提」並不只是一句「道德正確」的「心靈雞湯」。遇到壞主管傷害我們的時候,我們沒有必要腦袋錯亂地為了「道德正確」而去「 感激傷害我的人 」;但在此同時,那些所謂的壞主管仍然可以是我們成長的養分。